URL用中文到底会不会影响SEO效果
你见过那种长得像乱码的网址吗? 我有个做茶叶交易的友人,客岁把商品页网址改成"安徽黄山毛峰",终局三个月后百度收录量暴跌60%。这事儿把我整懵了——不是说搜查引擎能识别中文URL吗?咱今天就掰扯清晰这一个事儿。
一、先搞清晰搜查引擎咋看中文URL
前几天我特意求教了做算法的哥们,他打了个比方:百度蜘蛛就像个本地游客,望见"huangshan_maofeng"这种拼音能猜个大概,但碰上"黄山毛峰"四个汉字,得先查字典才可能看懂。
重点来了:
- 中文URL会被转码成"%E9%BB%84%E5%B1%B1"这一类字符
- 转码后的长度比拼音多2-3倍
- 部分老版本阅读器可能表现乱码
不过有个好新闻:2023年百度推出"中文途径识别2.0",当初能剖析常见词汇。但你倘若用生僻词,比如说"歙县枇杷",蜘蛛可能直接放弃治疗。
二、实测数据告诉你本相
我拿两个网站做对比测试,都是卖宣纸的:
对比项 | A站(拼音URL) | B站(中文URL) |
---|---|---|
收录速率 | 12小时 | 38小时 |
首页中心词数 | 7个 | 4个 |
移动端点击率 | 5.2% | 3.8% |
六个月流量增幅 | +147% | +89% |
最意外的是外链建设效果——A站的自然外链数比B站多53%。业内子士剖析:老外编辑根本看不懂中文网址,自然不违心援用。
三、三类必须改中文URL的情形
- 做本地服侍:比如说"合肥家政保洁"
- 优势:直接掷中方言搜查
- 风险:可能被误判为堆砌中心词
- 品牌保护:防止竞争对手注册相似拼音
- 案例:某安徽酒厂注册"古井贡酒"URL后,侵权仿冒站递减72%
- 内容平台:知乎专栏用中文途径的阅读量高21%
但万万别学谁人做黄山旅行的哥们——他把全体URL都改成"黄山+景点+气象",终局被算法断定为适度优化,当初还没解封。
四、稳当改造的五个步骤
倘若非得用中文URL,按这一个流程走能下降风险:
- 用5118东西筛选包括地域词的长尾词
- 单个URL不超过3个中笔墨
- 在百度资源平台提交urlmap文件
- 保留旧URL的301跳转至少180天
- 每周检讨死链比重(超过5%即时停用)
蚌埠有个卖烧饼的网站就这么干的,把"saobing"改成"烧饼",共同图文教程,转化率居然增强了18%。不过人家天天更新3条短视频,把内容品德分拉满了。
五、万万别踩的三大坑
中英文混杂:"hefei_二手房"这种杂交体最要命
独特符号:"合肥-租房-攻略"里的横杠可能被识别成分隔符
过长途径:超过35个字符的URL,移动端表现会截断
上周有个血淋淋的案例:合肥装修公司把URL写成"合肥装修公司_十年迈店_诚信经营",终局百度直接把这串笔墨当标题抓取,庄重的H1标签全被疏忽了。
说点大瞎话:当初用中文URL就像穿汉服逛街——确实能吸引特定人群,但日常举动总归没那么方便。你倘若没有连续产出优质内容的本事,还不如老老实适用拼音。对了,近来发现个神器:百度站长平台的"URL智能翻译"功能,能自动天生中英对照途径,这一个月我帮两个顾客测试效果还不错,有空你可能试试看。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