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绿松石的真伪辨别,深度解析优化绿松石的内涵含义

改良绿松石的含义

改良的绿松石即是天然绿松石的含义。

许多人误以为改良绿松石等同于假绿松石,实则不然。所谓的改良绿松石,实际上是指经过特定手段处理后的天然绿松石,因此改良绿松石并非假货。绿松石改良是通过浸胶、灌胶、过蜡的工艺,使原本色泽浅、硬度低的绿松石,颜色更加鲜亮,瓷度和硬度也得到提升。

相关说明

记得前几年,一位北京客户从湖北购买了一块二十多公斤重的绿松石观赏石,卖家保证其为天然。但客户回京后,经人用仪器鉴定,发现含有大量合成树脂成分,原来这是一块经过浸胶处理的绿松石。

客户认为被骗,卖家则认为浸胶即为天然,双方产生矛盾。如今,北京多位宝石鉴定专家都拒绝鉴定绿松石,他们坦言:绿松石的真假易辨,但天然与否,鉴定却不易。

结论难以得出。稍微了解绿松石的人都知道,由于绿松石硬度仅为5-6,都需要进行浸胶或注胶进行固化处理,这种工艺自1890年就已开始。那么,经过浸胶或注胶改良处理过的绿松石是否算作天然绿松石?这是绿松石界长期争论的话题,我国也尚未出台相应的产品标准。

因此,我们难以给出明确结论。观点一:只有未进行任何改良处理的绿松石才算是“天然绿松石”。换句话说,即绿松石从矿中开采出来后,直接切割、成形、研磨、抛光,直至完成,绿松石必须保持原有的色泽、硬度、纹路。若任何环节人为改变其色泽和硬度,则不能称之为天然绿松石。观点二:“绿松石只有天然和人造两种,只要不是人工合成,改良的绿松石就是天然绿松石。虽然改良处理改变了绿松石的色泽和硬度,但使其更加漂亮,更易佩戴,提高了绿松石的利用率,节约了宝贵资源。”观点三:浸胶改良处理仅提高了绿松石的硬度,使其更加紧密,有利于加工,可以称为天然绿松石;但加胶改良处理不仅提高了绿松石的硬度,还加深了其色泽。加胶改良处理的绿松石可以不称为“天然绿松石”。截至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来衡量绿松石的天然与否。但个人观点,应尊重客户的知情权,这一点至关重要。你可以说你的绿松石是天然的,但也必须说明其采用的改良处理方法。

什么是改良绿松石

改良绿松石并非大家所认为的假货,而是经过浸胶、灌胶、过蜡的加工,使原本色泽浅、硬度低的绿松石,颜色更加鲜亮,瓷度和硬度也得到提升。改良绿松石的重点在于通过填充绿松石的孔隙度,提高亮度和光泽度,使其看起来瓷度更高,质地更好。

绿松石是一种含铜、铝的含水磷酸盐矿物,其最大特点是孔隙性,孔隙大而多,颜色暗淡,质地疏松;孔隙小而少,光泽度高,瓷度好,质地致密。

1.浸胶

顾名思义,浸胶就是将绿松石(硬松、面松)浸泡在胶里,使其吸收胶质后,再进行加工,使胶质固化,因此浸胶又被称为“固化”。经过浸胶处理的绿松石结构会更加坚固。

胶质是指天然树脂和人造树脂,不同品质的树脂浸出的绿松石效果不同,树脂品质越高,浸胶后的绿松石越好。

2.灌胶

灌胶相对于浸胶更为复杂,灌胶使用的胶不再是浸胶所用的树脂,而是一种带有颜色的人造绿松石材料。将绿松石(泡松、白松)和人造绿松石材料放入密封罐中,抽出空气,经过高温和高压处理,即为灌胶,也称为“注胶”。

经过灌胶处理的绿松石会保留胶的颜色,看起来非常漂亮。

3.过蜡

过蜡是传统玉石加工中的工序,也是绿松石成品完工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将抛光后的绿松石在融化的蜡水中过一下,有利于增强绿松石的光泽度,使其不易变色,避免外界汗水、污渍对绿松石的侵蚀。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