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国内网络优化企业排行榜揭晓:华为、腾讯、阿里关注35+员工发展,探讨互联网行业中年人才出路

华为、腾讯、阿里精简35岁以上员工,互联网中年人面临挑战
自2019年起,互联网行业经历巨变,35岁以上、拥有丰富互联网经验的中年员工逐渐受到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业的冷落。
在裁员潮中,互联网中年员工成为首批被牺牲的对象。
猎头朋友A君抱怨,近期跟进的35岁以上候选人无一成功。A君感叹:“这些人履历优秀,但大厂都以各种理由拒绝,实则因年龄因素被淘汰。”
33-40岁可能是互联网从业者最焦虑的年龄段。
我的师兄在甲骨文工作了10多年,2019年甲骨文中国大规模裁员,师兄也被裁。师兄曾是我们实验室的明星人物,在甲骨文兢兢业业、勤奋刻苦。
起初师兄心态乐观,甲骨文赔偿尚可。学历和经历都不错,应该能找到一份BAT级别的工作。
然而,应聘一段时间后,师兄发现想要维持甲骨文的收入几乎不可能。BAT等大厂对35岁以上应聘者几乎忽略,中小厂商给出的offer薪资仅为甲骨文的60%。
纠结一个月后,师兄加入了一家中小公司。
结构优化是取代裁员的委婉说法。但被优化的,往往是那些中年员工。
2015年至2018年,阿里巴巴进行了近17次人才结构调整,调整后,80后管理者和技术骨干占比达80%,此外还有5%的90后管理者。
2017年,华为发生“集中清理34岁以上交付工程维护员工”事件,尽管华为事后否认,但这再次点燃了中年互联网人的焦虑与危机。
企业不雇佣中年人,这笔账并不难算。雇佣一个互联网中年人的成本,可以雇佣两个新人,且后者的生产效率更高,可塑性更强。
在这场互联网行业结构优化浪潮中,大量有经验的中年互联网人被淘汰,而企业仍在投入重金吸纳新员工,尤其是优秀年轻人。
被优化的中年互联网人,肩负家庭重担,拥有多年工作经验,裁员潮后,他们只能另寻出路。
身体&精力考量
年轻人在互联网行业具有巨大优势,996的工作强度对年轻人来说习以为常。但对35岁以上的中年人来说,却是难以承受之重。
中年人普遍存在职业病:背疼、腰疼、脖子疼。中年人还需照顾家庭,占用大量时间。在职场上拼,拼实力的背后更多是在拼身体拼精力。
这个选择题,公司考虑得很清楚。
价值观考量
BAT等大厂更偏爱应届生或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人,年轻人更具可塑性,公司更容易统一他们的价值观。
那些工作多年的中年人呢?很难完全接受某种价值观,至少会有更多的思考和质疑,而这并非组织所希望看到的。
一旦工作超过5年的互联网人,再想跳到大厂就非常困难。
学习能力考量
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机会众多。这十年,许多快公司颠覆存量或开创增量成长为巨头,成就了一批企业家和暴富的员工。
然而,发展迅速也有残酷的一面,大量新技术不断涌现。从web1.0到移动互联时代,涌现了大量编程技术、不同的产品方法论、不同的运营玩法。一旦不能快速学习迭代,就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而中年人的学习能力可能不如年轻人。
四年前面试一位清华硕士,技术基本功一流,但只会C++语言。综合评估后,我还是放弃了这个候选人,因为他已经38岁,再学习新的编程语言对他来说极具挑战。
许多人的青春,要么在空中划出惨烈的美,要么不明不白摔进万年的灰。
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今天的年轻人明天也会成为中年人。互联网中年人如何打破职业枷锁,掌握命运的咽喉?
要么,你在某个垂直专业领域成为一个顶尖Top10%的专家。要么,你就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商业领域Top10%的高手。
成为专业领域的top10%高手
中年人和年轻人比体力、精力、学习能力可能难以胜出。但中年人胜在经验丰富,胜在技能娴熟。
在某个专业领域深耕多年的中年人,如果一直保持刻意练习程度的学习、思考、总结、复盘,那么一定有机会成为这个专业领域的架构师。
从事任何专业,认知的提升都会有一个点-线-面-体的过程,以技术为例:
突破点状认知,掌握了线面体认知的中年人不需要与年轻人拼体力。
我的好朋友,转转首席架构师,就是这样一位技术人,他拥有卓越的技术架构能力和优秀的团队管理能力。
除了承担转转千万级用户量的架构,还能进行管理咨询和JAVA架构培训,这两块的收入都能远超他的薪资收入。
这样的互联网中年人,没有危机。
成为商业领域的top10%高手
有些人虽然在某项技能上并没有出类拔萃的表现,却依靠出色的商业操盘在行业内取得巨大成功。说到底,商业操盘依靠的是对商业底层逻辑的运用。
什么是商业的底层逻辑?某些不变的东西和规律。比如在线教育行业,最基础的四个模块就是教研、教学、产品和营销,保证这四个模块的健康运转和连接构建成一个健康的系统就是做好教育的底层逻辑。
一个商业领域的高手,要能够知道如何经营一个生意,通过商业经营让一家公司或一个业务的商业价值能够持续得到放大,收入更多并且经营效率变得更高,最终为公司获得更多的利润。
商业领域的高手,首先是要立足于某个行业,或是某一类商业模式。那么选择某个行业之后如何成为某个行业的商业高手呢?先看看下面这张图:

商业领域的佼佼者,首先需扎根于某一行业,或某一类商业模式。那么选定一个行业后,如何成为该行业的商业佼佼者呢?先看看下面这张图:

找准了一个行业后,先从某个业务环节入手,然后在一家或多家同类公司中通过轮岗、寻求新的职业机遇等方式逐渐熟悉多个业务环节,让自己成为业务模块的领航者。
随后,继续通过轮岗或参与重大项目等方式在一家或多家公司深入理解和熟悉多个业务模块的运作,让自己具备更宏观和更全面的思考,懂得如何经营管理一家公司。
同时,你需要掌握跨领域跨专业的能力,掌握资源整合的能力,具备突破困境的思维,深刻洞察商业本质,提升自己的行业洞察力。
这样的互联网中年人,可以自主创业担任CEO,也可以加入一家公司担任联合创始人,还可以在中大型公司担任部门总经理。

谈及思维层次,先简单介绍下「NLP思维层次」:

不同人的思维层次差异很大。大部分人处于四种思维层次之中:环境、行为、能力、BVR(价值观、信念、规则)。

环境层:思维层次最低的就是环境层,环境指的是除你之外的一切,如天气、领导、家人、交通、房价、物价等。

处于这个层次的人,当他自身遇到问题时,会将所有原因归咎于「因为环境不好」。比如:

总之,遇到困境肯定不是我的问题,而是政府的问题、同事的问题、市场的问题、家人的问题。

而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从环境着手: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明显的特点就是负能量多,充满抱怨。只要你和他聊天,仿佛他就是全世界最倒霉的人,所有坏事都让他遇见了。

行为层:处于这个思维层次的人已经超越了环境层,想要解决问题?那就行动起来,他们充满执行力,是人们眼中的「实干家」。

处于这个层次的人首先会把问题归因于「因为我还不够努力」。比如:

处在行为层的人,解决问题会从自身的努力程度着手。比如:

但是,是不是努力了,所有问题就都能解决了呢?是不是努力了,就一定能获得成长成功呢?

越努力的人就会越成功吗?外卖小哥、农民伯伯、煤矿工人他们不够努力吗?农业社会的人比现代人不更辛苦不更努力吗?为什么农业社会的生产效率不及现代社会的百分之一呢?

努力是成长或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但远远不是充分条件。

能力层:能力指的是能用更简单、更高效的方式解决同样的问题。处在这个思维层次的人首先会把问题归因于「是因为我的能力不足」。所以他们遇到困境或困难也会从能力着手,比如:

这样的人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能把学习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来解决问题,进而改善效率获得更多的成就。

他们明白,问题的产生一定不是孤立的,一定有背后更本质的原因。并且解决这些问题一定存在多种方法,首先是要分析问题、洞察问题再去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在黑暗中胡乱探索。

BVR层:B:belive(信念)你相信什么是对的,V:value(价值观)你应该选择什么、放弃什么,R:rule(规则)做人做事的原则,比如:

能力层是把事情做对,而BVR层是只做对的事情。

处在BVR层的人遇见问题首先会思考:“哪些是最重要的问题”、“除了我看见的问题,还有没有其他更重要的问题”。「BVR层」就是做选择题的能力,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更重要什么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你还没有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原则和信念,你的人生选择就会像苍蝇一样乱撞,人生方向也会摇摆不定,最终很难有大的成就。

如果你是年轻人,你大可以处于环境、行动这两层,因为你还有足够的时间来迎接社会的毒打。

而如果你已经是一个互联网的中年人,那请你至少要跨越到「能力层」。

写在最后的话:

互联网中年人要突破困境不被淘汰,必须成为专业领域或商业领域Top10%的佼佼者,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站在更高的思维层次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我们是见证经济高速发展,互联网从无到兴起的一代人。互联网只一个符号,变化也只是一个状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下,不断提升认知,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将永远重要。

向上的路,并不拥挤。拥挤是因为,大部分人选择了安逸。

互联网公司为什么大量裁员

在2021年腾讯年度大会上,马化腾曾情绪低落地表达了“互联网寒冬来了”、“减少招聘规模”,“做好过冬准备”。

2022年刚过去三个月,已经有多家互联网公司曝出裁员消息。其中不乏微博、滴滴、字节、百度等头部企业。近日,“阿里裁员、腾讯裁员”更是冲上热搜。

一系列的事件仿佛更加印证了“互联网寒冬”的事实。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互联网公司不得不去肥增瘦、降本增效;一边裁员,一边严格控制招聘。求职难将是许多人要面临的问题。

一、职场空窗期,该怎么度过?

1.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

无论你是主动离职还是被动离职,在空窗期一定要对自己的过往进行一个梳理,从自身分析,找准自己想要做的和自己可以做的,对自己的职业进行一个规划。理性分析之后再去慎重选择行业、公司、岗位,而不是盲目地投递简历。

2.规律作息,加强充电

在没有工作的这段时间,也应该保持规律作息,充分利用好时间,高效学习,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不论在什么时候,企业还是有优秀人才的需求。当求职者同时去应聘一个岗位时,企业一定会选择更加优秀的那一个。如果你比别人的能力更强,你就有更大的优势,也有更大的几率拿到offer!

无论何时,企业对杰出人才的需求始终存在。若求职者竞聘同一岗位,企业必择其优。若你才干超群,便拥有更大胜算,更易获得录用机会!

尽管众多传闻尚未得到证实,但此传闻已让众多人开始悲观。

二、互联网寒冬真的即将到来吗?
实则,裁员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已非新鲜事,部分部门裁员的原因大致如下:
部分团队定位与需求脱节。
部门未能创造显著价值。
产出有限,岗位职能定位模糊。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大型企业竟然如此“双重标准”,一边裁员,一边又计划大规模招募新员工...
根据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2022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第三期)》,今年春招需求量最大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专业服务、咨询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相关行业;房地产、建筑工程行业。
回顾当前的春招市场,你会发现上述数据无比真实!!!
众多大厂今年纷纷开启大规模校园招聘
小米开放1000+岗位;
字节跳动放出6000+岗位;
美团发放10000+offer;
...
而且与往年相比,今年大厂为了抢人明显更加迫切,小米比去年提前了14天;VIVO比去年提前了12天...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阿里巴巴,一面裁员,一面直接开启了2023届的校园招聘。再来看看阿里给出的薪酬:
尽管2021年互联网行业身处风暴中心,但未来十年的互联网行业,随着政策监管框架日益清晰、可预期性不断加强,将真正走向冷静、克制和正规。互联网产业作为现代社会的弄潮儿,成为了众多职场人向往的工作领域。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实现个人价值提升。天来建议想转行IT互联网行业的小伙伴们结合自己的兴趣及特长,选择以下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互联网岗位。

三、哪些岗位发展前景更广阔
在互联网行业,我们大致分为四大板块:技术类、设计类、产品类、运营类。其中,入行相对容易,薪资待遇也相当优厚的岗位有以下几类:

A
JAVA开发
主要职责是进行软件开发、测试、修改bug等,包括业务需求沟通、功能模块详细设计、业务功能实现与单元测试、系统维护等。
JAVA岗位可以说是IT行业人数最多的群体,而且也是IT行业历史较悠久的岗位,发展空间依然很大,无论是当前需求还是未来的大数据、物联网等风口,只要掌握Java,你在抓住当前的同时,未来也将非常广阔。

B
Web前端
简单来说,就是为需要做网站的人搭建网站,如PC端、移动端、手机端等,然后这些网站除了布局美观,还要具备动态效果、数据接口、数据交互功能。
HTML5是互联网前端的主流开发语言,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前端开发技术能够取代,因此无论是PC端还是APP端的应用,前端都离不开HTML5。

C
UI设计
UI主要负责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简单来说,你看到的网站、APP界面都是由UI设计制作的效果图,然后由开发人员以代码的形式实现,从而实现各项功能点击交互。
UI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UI最好的发展方向是UE,即用户体验优化师。

D
软件测试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